BV2细胞背景脏有小黑点是为什么?

新闻资讯 BV-21580
BV2细胞小黑点

BV-2细胞背景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小黑点,不会动,PBS洗了不会变少,细胞生长速度正常,就是背景太脏了,而且还会有一坨一坨的不知道是啥,烦死了。

这是来自小红书网友的提问。

在培养细胞的过程中,许多人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,开始背景干净,但逐渐就脏了,什么原因呢?

观看视频了解更多 →
BV2细胞小黑点

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黑点,是污染吗?

一旦您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发现有黑点生成,首先肉眼观察培养液是否变浑浊,如果变浑浊,基本可以确定是污染。

如果肉眼观察培养液没有变浑浊:在显微镜下观察黑点大小和形状是否规则,是否运动,是做布朗运动还是呈直线型快速移动。

如果黑点大小不规则,做布朗运动,黑点可能是细胞碎片(可能是细胞状态不佳或者消化过度引起的),也可能是血清反复冻融产生的蛋白沉淀引起的,也可能是细胞的代谢产物。如果黑点大小一致,快速移动,很可能是细菌污染。


如果细胞被污染,微生物则会大量繁殖,培养基就会迅速变黄、变混浊。污染包括细菌污染、支原体污染等。 如果在镜下观察细胞,生长状态良好,与黑点出现前相比,没有任何变化。


那么,黑点的出现可能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


1.细胞生长过老,破碎的细胞残骸
2.血清质量不好,反复冻融的结果
3.配制培养基的pH值偏高,不宜细胞生长
4.配制培养基的水质、容器不合格


要如何预防细胞培养中黑点的产生呢?


掌握细胞传代的最佳时机,不要细胞长老了再传代;

掌握好消化时间,防止消化过度产生细胞碎片;

减少血清等试剂的冻融次数;

将培养液的PH调到最佳;

严格控制水质和器皿的清洁。


黑点已经产生了,如何进行处理?


如果判定黑点是污染,请及时将细胞处理后丢弃。其他情况,可参照以下进行:
如果是悬浮细胞:收集细胞上清慢速离心(500-600 rpm/min,5-6 min)并更换新的培养瓶。

如果是贴壁细胞:将细胞用PBS洗2-3遍,洗的时候,轻轻拍打培养瓶,让贴壁不牢的碎片和颗粒脱落,再弃去PBS,消化时先加低浓度的胰酶如0.05%胰酶消化1 min左右,让细胞间隙中的颗粒和碎片脱落下来,去掉低浓度胰酶,然后正常消化细胞,将收集的细胞悬液慢速离心(500-600 rpm/min,5-6 min)并更换新的培养瓶,并可以尝试适当增加血清浓度进行培养。

如果您有其他看法或观点,欢迎留言,给予大家参考!

上一篇: 下一篇:

相关推荐

  • BV-2小鼠胶质瘤细胞生长特性及形态异常问题

    257

    BV2小鼠小胶质细胞,来源于1990年,由E·Blasi应用携带癌基因v-raf/v-myc的反转录病毒J2感染原代培养的C57BL/6小鼠小胶质细胞而获得的永生细胞系,表达核v-myc、染色体v-raf癌基因,表面表达envgp70抗原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V2为MAC1、MAC2阳性,而MAC3、胶质细胞原...

    查看全文
  • 赛诺特免疫组化二抗新品CS-6000 | CSK6000

    321

    CSK6000,cs-6000通用型免疫显色试剂,优异的染色性能,相较于pv-6000,其价格更是无比惊艳。通用型二步法免疫组化试剂盒,拥有Fab’标记、HRP层叠、微骨架、偶联化学、交叉吸附等多种核心技术,可同时应用于人、鼠组织,且能显著降低鼠组织样本的背景干扰,背景干净...

    查看全文
  • MicroStacker™免疫显色试剂盒CSK1003

    344

    CSK1003国内首创微聚合物骨架二抗,打破进口垄断。赛诺特生物在美国组建高精尖研发团队,通过5年的努力,突破了微聚合物骨架、HRP层叠、Fab'标记、偶联化学四大核心技术。

    查看全文
  • mIHC多重荧光免疫组化试剂盒

    234

    Multiplex Immunofluorescence IHC 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(Multiplex immunohistochemical,mIHC) 也称作酪氨酸信号放大 (Tyramide dignal amplification,TSA) 技术,是一类利用辣根过氧化酶(Horseradish Peroxidase, HRP) 对靶蛋白或核酸...

    查看全文
  • BV2细胞背景脏有小黑点是为什么?

    214

    硕程细胞库提供的细胞株/系均不限制时候后时长,国内独一无二,任何时候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申请售后。当细胞出现问题,不争论不深究谁的原因,直接免费重发,也可按客户要求直接退款

    查看全文

您好!请登录

点击取消回复

    BV2细胞背景脏有小黑点是为什么?

    新闻资讯 BV-21580
    BV2细胞小黑点

    BV-2细胞背景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小黑点,不会动,PBS洗了不会变少,细胞生长速度正常,就是背景太脏了,而且还会有一坨一坨的不知道是啥,烦死了。

    这是来自小红书网友的提问。

    在培养细胞的过程中,许多人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,开始背景干净,但逐渐就脏了,什么原因呢?

    观看视频了解更多 →
    BV2细胞小黑点

    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黑点,是污染吗?

    一旦您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发现有黑点生成,首先肉眼观察培养液是否变浑浊,如果变浑浊,基本可以确定是污染。

    如果肉眼观察培养液没有变浑浊:在显微镜下观察黑点大小和形状是否规则,是否运动,是做布朗运动还是呈直线型快速移动。

    如果黑点大小不规则,做布朗运动,黑点可能是细胞碎片(可能是细胞状态不佳或者消化过度引起的),也可能是血清反复冻融产生的蛋白沉淀引起的,也可能是细胞的代谢产物。如果黑点大小一致,快速移动,很可能是细菌污染。


    如果细胞被污染,微生物则会大量繁殖,培养基就会迅速变黄、变混浊。污染包括细菌污染、支原体污染等。 如果在镜下观察细胞,生长状态良好,与黑点出现前相比,没有任何变化。


    那么,黑点的出现可能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


    1.细胞生长过老,破碎的细胞残骸
    2.血清质量不好,反复冻融的结果
    3.配制培养基的pH值偏高,不宜细胞生长
    4.配制培养基的水质、容器不合格


    要如何预防细胞培养中黑点的产生呢?


    掌握细胞传代的最佳时机,不要细胞长老了再传代;

    掌握好消化时间,防止消化过度产生细胞碎片;

    减少血清等试剂的冻融次数;

    将培养液的PH调到最佳;

    严格控制水质和器皿的清洁。


    黑点已经产生了,如何进行处理?


    如果判定黑点是污染,请及时将细胞处理后丢弃。其他情况,可参照以下进行:
    如果是悬浮细胞:收集细胞上清慢速离心(500-600 rpm/min,5-6 min)并更换新的培养瓶。

    如果是贴壁细胞:将细胞用PBS洗2-3遍,洗的时候,轻轻拍打培养瓶,让贴壁不牢的碎片和颗粒脱落,再弃去PBS,消化时先加低浓度的胰酶如0.05%胰酶消化1 min左右,让细胞间隙中的颗粒和碎片脱落下来,去掉低浓度胰酶,然后正常消化细胞,将收集的细胞悬液慢速离心(500-600 rpm/min,5-6 min)并更换新的培养瓶,并可以尝试适当增加血清浓度进行培养。

    如果您有其他看法或观点,欢迎留言,给予大家参考!

    上一篇: 下一篇:

    相关推荐

    • BV-2小鼠胶质瘤细胞生长特性及形态异常问题

      257

      BV2小鼠小胶质细胞,来源于1990年,由E·Blasi应用携带癌基因v-raf/v-myc的反转录病毒J2感染原代培养的C57BL/6小鼠小胶质细胞而获得的永生细胞系,表达核v-myc、染色体v-raf癌基因,表面表达envgp70抗原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V2为MAC1、MAC2阳性,而MAC3、胶质细胞原...

      查看全文
    • 现货耐药株

      263

      HUH7/Lenvatimib(乐伐替尼)、HUH7/sorafenib(索拉非尼) K562/ADR(阿霉素)、K562/imatinib(伊马替尼)、PLC/PRF/5-sorafenib 更多(顺铂、奥沙利铂、氟尿嘧啶、甲氨蝶呤、替莫唑胺、吉非替尼、紫杉醇)

      查看全文
    • BV2细胞背景脏有小黑点是为什么?

      214

      硕程细胞库提供的细胞株/系均不限制时候后时长,国内独一无二,任何时候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申请售后。当细胞出现问题,不争论不深究谁的原因,直接免费重发,也可按客户要求直接退款

      查看全文

    您好!请登录

    点击取消回复

      BV2细胞背景脏有小黑点是为什么?

      新闻资讯 BV-21580
      BV2细胞小黑点

      BV-2细胞背景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小黑点,不会动,PBS洗了不会变少,细胞生长速度正常,就是背景太脏了,而且还会有一坨一坨的不知道是啥,烦死了。

      这是来自小红书网友的提问。

      在培养细胞的过程中,许多人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,开始背景干净,但逐渐就脏了,什么原因呢?

      观看视频了解更多 →
      BV2细胞小黑点

      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黑点,是污染吗?

      一旦您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发现有黑点生成,首先肉眼观察培养液是否变浑浊,如果变浑浊,基本可以确定是污染。

      如果肉眼观察培养液没有变浑浊:在显微镜下观察黑点大小和形状是否规则,是否运动,是做布朗运动还是呈直线型快速移动。

      如果黑点大小不规则,做布朗运动,黑点可能是细胞碎片(可能是细胞状态不佳或者消化过度引起的),也可能是血清反复冻融产生的蛋白沉淀引起的,也可能是细胞的代谢产物。如果黑点大小一致,快速移动,很可能是细菌污染。


      如果细胞被污染,微生物则会大量繁殖,培养基就会迅速变黄、变混浊。污染包括细菌污染、支原体污染等。 如果在镜下观察细胞,生长状态良好,与黑点出现前相比,没有任何变化。


      那么,黑点的出现可能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


      1.细胞生长过老,破碎的细胞残骸
      2.血清质量不好,反复冻融的结果
      3.配制培养基的pH值偏高,不宜细胞生长
      4.配制培养基的水质、容器不合格


      要如何预防细胞培养中黑点的产生呢?


      掌握细胞传代的最佳时机,不要细胞长老了再传代;

      掌握好消化时间,防止消化过度产生细胞碎片;

      减少血清等试剂的冻融次数;

      将培养液的PH调到最佳;

      严格控制水质和器皿的清洁。


      黑点已经产生了,如何进行处理?


      如果判定黑点是污染,请及时将细胞处理后丢弃。其他情况,可参照以下进行:
      如果是悬浮细胞:收集细胞上清慢速离心(500-600 rpm/min,5-6 min)并更换新的培养瓶。

      如果是贴壁细胞:将细胞用PBS洗2-3遍,洗的时候,轻轻拍打培养瓶,让贴壁不牢的碎片和颗粒脱落,再弃去PBS,消化时先加低浓度的胰酶如0.05%胰酶消化1 min左右,让细胞间隙中的颗粒和碎片脱落下来,去掉低浓度胰酶,然后正常消化细胞,将收集的细胞悬液慢速离心(500-600 rpm/min,5-6 min)并更换新的培养瓶,并可以尝试适当增加血清浓度进行培养。

      如果您有其他看法或观点,欢迎留言,给予大家参考!

      上一篇: 下一篇:

      相关推荐

      • BV-2小鼠胶质瘤细胞生长特性及形态异常问题

        257

        BV2小鼠小胶质细胞,来源于1990年,由E·Blasi应用携带癌基因v-raf/v-myc的反转录病毒J2感染原代培养的C57BL/6小鼠小胶质细胞而获得的永生细胞系,表达核v-myc、染色体v-raf癌基因,表面表达envgp70抗原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V2为MAC1、MAC2阳性,而MAC3、胶质细胞原...

        查看全文
      • mIHC多重荧光免疫组化试剂盒

        234

        Multiplex Immunofluorescence IHC 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(Multiplex immunohistochemical,mIHC) 也称作酪氨酸信号放大 (Tyramide dignal amplification,TSA) 技术,是一类利用辣根过氧化酶(Horseradish Peroxidase, HRP) 对靶蛋白或核酸...

        查看全文
      • BV-2小鼠胶质瘤细胞生长特性及形态异常问题

        257

        BV2小鼠小胶质细胞,来源于1990年,由E·Blasi应用携带癌基因v-raf/v-myc的反转录病毒J2感染原代培养的C57BL/6小鼠小胶质细胞而获得的永生细胞系,表达核v-myc、染色体v-raf癌基因,表面表达envgp70抗原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V2为MAC1、MAC2阳性,而MAC3、胶质细胞原...

        查看全文
      • Mouse-on-Mouse polymer免疫组化试剂盒

        175

        当我们做免疫组化,所取的组织样本为小鼠来源,而待测的抗体也恰巧只能找到小鼠来源的,就很头疼。因为抗小鼠的二抗不仅能识别小鼠源一抗,还能同时识别小鼠组织中内源性的小鼠组织球蛋白,这就回导致背景非常高,实验很难做。而赛诺特研发的MicroStackert Mouse-on-...

        查看全文

      您好!请登录

      点击取消回复
        展开更多